M6官网注册·【调查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安凯客车副董事长张汉东被调

2024-05-16 01:57:15 来源:m6在线登陆 作者:M6米乐手机登录APP入口 1

  集微网消息,1月23日,安凯客车发布公告称,公司副董事长张汉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,截至本公告日,公司尚未知悉调查的进展及结论。

  资料显示,张汉东出生于1968年5月,硕士研究生学历。现任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济师。安凯客车同时介绍,张汉东目前除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外,未担任公司其他职务,也未参与公司具体生产经营工作。

  目前,安凯客车其他董事、高级管理人员及监事均正常履职,董事会依法履行相关职责,生产经营管理情况正常。安凯客车认为,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。

  安凯客车2023年生产汽车4446辆,同比增长36.3%;销售汽车4328辆,同比增长40.89%。其中,大型客车产量同比增长219%至1276辆,销量同比增长203.75%至1215辆。

  集微网消息,据界面新闻报道,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、总裁吴保军现已离职,零跑汽车将不再设总裁岗位。

  据悉,吴保军曾在标致汽车、广汽本田、广汽丰田和众诚保险任职,2020年5月加入零跑汽车后负责该公司业务发展、营销、制造以及供应链。

  另据财联社报道,知情人士透露,吴保军已经一年时间没有参与零跑的经营,这一年其主要负责战略和政府事务,对公司的经营不会有什么影响。

  2023年9月,吴保军在“2023汽车半导体生态峰会暨全球汽车电子博览会”上表示,在自动驾驶阶段,拥有车的必要性将会下降,但车的利用率效率会大幅提高;与此同时,共享车可能会成为常态,届时,用户通过蓝牙、APP、NFC、UWB等方式解锁车辆并通过点击车机或者手机切换个性化设置,使汽车实现千人千面。

  集微网消息,1月22日,徐汇区与中国电信上海公司(以下简称“上海电信”)共同举办“算力惠模都 万兆连速城”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产品发布会。双方共同将建设全国首个国产单池万卡液冷算力集群,将助推上海抢占全国算力发展制高点,同时发布一系列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产品。

  据了解,2024年上半年将在上海规划建设15,000卡的智算集群,总算力超4500 PFLOPS(每秒一千万亿次)。这一算力集群采用新一代国产AI算力产品,实现了全栈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,通过高速RDMA(远程直接数据存取)连接各物理机节点,提供低延时、高吞吐量、无损通信网络和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。

  发布会现场,徐汇副区长俞林伟,上海电信副总经理胡伟良共同启动“双万兆接入暨一跳入算服务”,在徐汇区“模速空间”启用。上海电信将为入驻企业提供双万兆网络和“一跳入算”服务,以及算力算网免费试用和优惠商用资费。龚勃表示,将与徐汇区人民政府一起,共同推动模数空间成长为“配套最好的、最具竞争力的大模型创新社区。

  上海电信此次发布的产品包括智算产品、弹性算网、算力调度平台和行业大模型等,从算力供给、算力输送、算力调度、到模型训练及推理应用,为大模型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。

  上海电信表示,将为“模速空间”部署全球商用网络中最快、基于50G PON和5G—A技术的双万兆网络,新一代OTN网络延伸入园,企业可申请从原先的1Gbps跃迁百倍、最高可达100Gbps的专线带宽。从“模速空间”到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中国电信临港智算中心,实现全光一跳直达,时延低至1ms,业务全程基于全光硬管道传输,端到端无拥塞。

  集微网消息,2024年1月16日,工信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《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》(下简称:《实施意见》)。

  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,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,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。

  《实施意见》提出的发展目标是,到2025年,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积极进展,重点产业链中试能力基本全覆盖,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、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,中试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5个以上,中试发展生态进一步优化,一批自主研发的中试软硬件产品投入使用,中试对制造业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。到2027年,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显著成效,先进中试能力加快形成,优质高效的中试服务体系更加完善,中试发展生态更加健全,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《实施意见》提出布局现代化中试能力、构建中试服务平台体系、创新发展中试产业、优化中试发展生态等。

  (一)加快中试能力体系全覆盖。科学规划覆盖重点行业的先进中试能力,形成完善的中试技术体系、先进的中试服务网络和有效的中试软硬件产品供给。建设一批有较强行业带动力的重大中试项目。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将中试和研发生产一体谋划,形成行业完整中试能力。(二)促进中试能力建设工程化。实施制造业中试能力提升工程,按照谋划一批、建设一批、储备一批的思路实现阶段式突破。引导企业制定中试能力提升计划,推动流程型制造企业建设面向产品试制和批量生产的中试能力,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;推动离散型制造企业建设面向新产品研发和持续迭代的中试能力,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。(三)推进中试数字化。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,开展试验设备和流程的数字化改造,优化试验方式和管理模式,推广数字技术在工艺工装测试、缺陷检测、预测性维护等试验场景的解决方案。鼓励企业挖掘数据价值,构建数字孪生系统,开展虚拟仿真实验,强化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规模应用,缩短研发周期,降低试验成本,实现无实物样机生产。(四)推进中试网络化。开展网络化的协同中试,深化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、5G等技术在中试环节的应用,推进企业中试资源的网络化连接、平台化汇聚,提升设备和系统的互操作水平,实现生产实验管控一体化。推动企业与供应商云上共享试验数据资源。推广中试云服务,满足中试云化需求。(五)推动中试智能化。推动智能中试线建设,加快中试智能化改造,全面提升试验过程、管理服务、安全保障的智能化水平。推动机器视觉、机器学习、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中试环节的应用,通过全面感知、实时分析、科学决策和精准执行,优化工艺过程,提升试验效率。(六)推动中试高端化。持续提升中试技术和试验质量,满足不断升级的产品中试需要。加快高精度测量仪器、高端试验设备等产品研制,加强设计仿真软件攻关,支撑高水平中试。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、高附加值的试验材料、高端产品和装备,优先纳入首批次材料、首台(套)装备应用指导目录。(七)推动中试绿色化。将中试与工业绿色低碳安全同步推进,加快中试绿色转型,推广资源消耗低、环境影响小、本质安全可靠的新模式。引导企业建设绿色安全中试线,推进绿色技术软件化封装,开展中试资源能源和污染物全过程动态监测、精准控制和优化管理,提升中试资源综合利用效率。

  (八)推动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中试平台。支持龙头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,搭建自主产品中试平台,带动产品研发设计和验证试验,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中试技术规则和标准,着力解决中试共性问题。推动国有企业加强中试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推广,在关键领域率先落地应用。(九)建设综合性中试公共服务机构。布局建设技术领先、世界一流的综合性中试公共服务机构,提供跨行业、跨领域的高水平中试服务。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,统筹指导有优势、有条件的科研力量建设区域综合性中试公共服务机构。在产业集群和园区建设综合性的中试公共服务能力,全方位支撑产业发展,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。(十)建设专业化中试公共服务机构。布局建设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专业化中试公共服务机构,提供具有行业特色、满足特殊场景需要的专业化服务。结合资源禀赋,集聚专业力量参与建设,完善特殊应用场景下的试验能力和极端环境试验能力,有效满足行业发展及特殊应用场景需求。(十一)建设高水平多层次中试载体。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基于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打造辐射范围大、转化能力强、发展机制好的中试中心。强化现有创新和服务平台中试功能,加强技术研发转化,开放试验能力、试验场地和研究成果。引导各类载体重视知识产权管理,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。

  (十二)强化政策协同。完善中试政策体系,促进中试与高新区、工业园区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、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、先进制造业集群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政策有机结合,加强中试信息交流、资源共建共享、产业链对接协同,优化配置要素资源。(十三)加快关键技术攻关。以产业化为目标,凝练中试共性需求,推动中试科研平台体系建设,重点突破极端复杂环境试验、可靠性仿真分析、数字孪生等中试关键技术和计量、标准、试验检测、分析评价等基础共性技术。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鼓励用户单位联合攻关,解决中试瓶颈问题。(十四)突破软硬件产品。推动中试软硬件补短板、锻长板,以解决堵点卡点断点问题为导向,推进软硬件产品标准化、系列化、模块化、成套化发展。组织实施一批满足应用场景要求的软硬件产品示范项目,推进中试软硬件产品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,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。(十五)打造自主中试线。提升中试线系统集成能力,促进优质自主产品在建设中试线过程中先行先试,提升中试线自主可控水平。推动中试线软硬件产品与工业互联网、数字基础设施的集成应用。打造行业中试线示范样板,遴选一批中试示范线,并组织推广。(十六)培育优质企业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,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的仪器仪表、计量标准装置、试验检测设备、设计仿真软件等领域龙头企业。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、精耕细作,不断增强中试软硬件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,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,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。(十七)拓展全链条服务。鼓励各类平台形成覆盖工程开发、技术熟化、工艺创新、样品试制、试验检测等功能的全链条服务能力,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。鼓励发展设备租赁、远程运维、共享实验等新型服务业态。发布中试服务资源目录,遴选中试服务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,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。

  (十八)强化标准支撑引领。实施中试发展标准提升计划,建立健全中试标准体系并发布一批关键标准。包括:模拟仿真、工艺工装、检验检测等关键技术标准,仪器仪表、中试线等试验设备标准,术语定义、人才培养、服务机构等支撑基础标准。推动成立中试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,支持专业机构、行业协会等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标准制定和宣贯。(十九)打造专业人才队伍。坚持引培并举,深化产教融合,支持产学研合作,培养懂产品、懂制造、懂试验、懂设备、懂安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和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,健全中试专业人才体系。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设置中试相关学科专业,建设中试实训基地、专家工作站等平台。完善中试人才的评价、保障和激励机制。(二十)加强计量服务保障。强化中试仪器设备的计量溯源性,建立一批中试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、高稳定性计量标准装置和计量标准物质库,研制专用计量测试方法和标准规范。充分发挥计量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,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建设,为中试发展提供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测试服务,确保中试量值准确、试验有效。

  (二十一)加强组织协调。发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,加强对中试发展的统筹协调。加强央地联动,引导各地发挥特色优势,制定有效的落实举措,对成效显著地区加大激励支持力度。发挥专业机构、行业协会等作。